|
|
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建明教授指出,低空经济赋能大健康产业,在低空运输、远程监测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发展低空经济应避免同质化,强化安全和技术保障,并完善有关政策支持。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注册无人机超60万架,无人机总数较去年年底增长48%,持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企业和持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人也慢慢变得多,低空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为抓住这一未来产业的发展机遇,很多地方围绕低空经济进行了战略布局,如2024年8月上海到江苏昆山的双向空中的士载客服务试点成功;12月四川首条低空载人运输航线开航等。 低空经济特有的优势决定了其在很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大健康产业则是与民生密切关联的重要产业,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除传统医疗医药外,还涉及养老、保健、营养、健身、心理、护理、美容、防疫、文旅等众多领域。随着低空经济的布局及相关产业的崛起,低空经济在大健康领域的赋能作用也将日益显现。 围绕这一话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姚建明教授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姚建明指出,发展大健康产业既涉及远程医疗、智能健康监测等传统领域的转型,又涉及生物医药、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医养新材料、高端医疗装备和用品制造、智慧和绿色健康医疗等新兴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大健康产业与文旅、交通、餐饮、酒店、家政、社区服务、研学教育等相关行业密不可分,其产业链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所有的领域,覆盖范围广、延伸链路长。 当前,大健康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大健康产业对满足大家的生活幸福感、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25年经济工作进行系统部署的多项内容中涉及了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如通过提振消费、扩大健康内需,为大健康产业的消费市场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加大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健康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通过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为健康产业和AI的深层次地融合提供有力支撑等。能够准确的看出,大健康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姚建明指出,低空经济赋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具备极其重大作用,突出体现在低空运输、远程监测和远程作业等方面的独有优势上。 例如,通过载人低空运输,可以有效改善传统因交通拥堵导致的医疗救助不及时问题,可以为突发的事故点或灾区运输医护人员、运送和救援病患者等;通过无人机配送急需药品、医疗物资、医疗器材、救灾物资、食品等能更好地实现及时救助。再例如,在康养文旅方面,通过在康养旅游景区毗邻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开辟空中旅游网点,方便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人群旅游,也可以在服务区打造适合低空经济运行的康养救助网点,实现救援康养的便利化等。 其次,在远程监测方面,通过无人机实现公共场所、街道、学校、车站、商场、社区等区域的巡检,配合巡检数据分析,实现突发危险事件、突发冲突事件、动物伤人事件、交通事件、灾害事件等的预警、报警和立即处理等。例如,在拥堵的城市中,利用无人机进行交通事故的快速侦察、取证等处理,可以有效缓解拥堵,释放人们的焦虑情绪,同时通过对现场事故的程度进行监测分析,可以初步预判人员受伤程度,并将数据及时传递到医院,提前准备救助预案等;通过无人机对农林牧渔等作物和对象的生长(成长)检测,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等。另外,和远程巡检相结合,在远程作业方面,通过低空飞行设备实现远程消防、远程农药喷洒、远程消毒等,更好地助力食品安全等。 此外,低空飞行器在跨地域客货运及作业的安全运行上都需要跨区域数据的协同支撑,这必然会带动跨区域数据一体化协同管理和治理创新,这对于跨地区人群的健康数据挖掘、健康检测和预警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当然,发展低空经济也能够更好地反向带动相关产业的科学技术创新,如在相关的动力、新材料、控制、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设施设计、绿色健康等方面做创新和突破等,同时还能在低空飞行停放和续航网点的规划、建设上进行探索,更好地推动低空经济赋能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尽管低空经济赋能大健康产业前景可期,但当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姚建明最后总结称,要关注如下问题: 首先,各地区应避免同质化发展,要因地制宜、加强创新,与当地的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定位及特色相结合。要思考清楚赋能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赋能的场景和用途是什么,能带来什么价值等,进而合理规划好赋能方案。 其次,要强化安全第一和技术创新。安全保障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大健康产业的基础要求,要考虑研发技术、飞行器设计、制造工艺、飞行路线和网络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系统集成与测试、风险预警与防范等多个角度,以确保低空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再有,要完善有关政策并积极宣传引导。要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地布局大健康领域的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研究出台有关政策,培育社会文化,让民众接受和参与低空经济赋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把更多的可共享资源统筹协同起来,促进大健康产业和低空经济的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副部长王江平:AI进入实体经济的最大障碍是专业数据集不完善 成都市人大代表李大福:副省级城市中唯成都缺气象灾害防御法规,立法迫在眉睫 特朗普最新表态,美股崩了,“血流成河”!特斯拉暴跌15%,X平台遭大规模攻击,马斯克回应!国际油价下跌,最新分析…… 俄军“钻天然气管道突袭”大量细节曝光:携氧气瓶爬了15公里待命4天,有多人中毒!泽连斯基确认:将赴沙特谈判 美股崩了,白宫紧急回应!特斯拉销量大跌,马斯克:生意遇到困难,再帮特朗普干一年!特朗普上台以来,马斯克身家已缩水超1万亿元 东珠生态战略投资迪洛斯智能,幻方量化创始合伙人+前大疆创新高管加盟!成都AI产业喜迎明星创业团队 |
|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
联系人:张会利 手机:13506381032
联系人:张龙旭 手机:13608919610
电 话:0537-4223096
地 址: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圣诚路7号